撰稿 袁中科
一抹奋进的“广电蓝”
三月春光好,媒体绽芳华。邵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激扬“十四五” 踏春开新局》系列报道正在热播,受到有关领导、媒体圈层与广大受众的热议和好评。这波媒体联动、融合发力的“实操”,如一块巨石投向一池春水,激起了片片晶莹的水花。透过水花,我们看到的是邵阳广电一场又一场解放思想、谋定后动的深度变革。
三年辛苦不寻常,跑出发展“加速度”。从负债3000多万元到现在的“仓廪殷实”,从旗下各媒体各自为政到邵阳“两会”、“双十最美”颁奖典礼的融屏聚合、立体发声,从以前的新闻稿件默无声响到现在的大量作品刷屏朋友圈……邵阳广电人勠力同心、激扬奋进、满载收获。
“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辉煌!” 三年前,邵阳广播电视台新任领导班子的承诺掷地有声。如今,随着广电媒体影响力的飙升,干部职工收入的稳步提高和成就感、幸福感的不断增强,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并催生出蓄势腾飞的磅礴之力。
用心用情拍好每一帧画面
敢破敢立,搬开改革发展“拦路石”
邵阳广播电视台拥有两个电视频道、两个广播频率、一个网站、三家公司和两个二级独立法人单位(邵阳有线电视台、邵阳城市报),在岗人员340多人。
2017年8月,军人出身的胡光华从邵阳市文物局局长位置调任邵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此时的邵阳广电摊子大、人员多、事务多,正经历着转型的 阵痛。“通过三年的努力,让广电事业有地位感、成就感,干部职工有尊严感、幸福感!”新领导班子“干”劲十足。可现实“骨感”得让人难以置信。广电光鲜的外表下面,竟雪藏着一大堆困难:人员编制结构复杂,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冗员过多,整体收入低,部分员工不思进取;各媒体之间“门户之见”严重;各项基础设施差,采访播出设备更是老旧得随时会“罢工”;广电星苑、广电综合楼等遗留问题如“死结”一般棘手……
台领导在邵阳“两会”直播车上督战
来不及理清发展思路,等待“新班子”的就是接踵而至的9起“官司”。台领导一边从容应诉,一边着手展开调研和“会诊”。不久,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席卷而来。
改革的“第一刀”挥向内部管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修订完善了《绩效考核办法》等40多项规章制度,内容涵盖经营创收、目标考核、新闻纪律、公务接待等方方面面。凡事破而后立,方能成功。科学严明的管理,让全台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实现大逆转。
“占着黄金码头,过着清苦日子,这非平台而是人的问题。”台党委锐意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打破频道壁垒和论资排辈,一批有特长、懂管理、擅经营的优秀人才被启用,走上频道总监、公司经理、支部书记、副总监、副经理等重要岗位,频道间的人才交流成为常态,激活了一池春水。各媒体的一系列内部改革顺势推进,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被彻底点燃。
前行路上,总有羁绊。遗留问题一直是横亘在广电发展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台领导团结一心,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韧劲,顶着各种压力,对准遗留问题“开刀”:清理、催收开了发票却长期不入账的广告费200多万元,一些跨度十多年的欠账得以圆满清理;先后应诉了9起官司,处理了劳务用工、经济合同及广电星苑等纠纷;清退“吃空饷”的在编员工27名,督促5名在外务工的在编员工到岗上班,解决了存在近20年的“在编不在岗”问题;一次性解决了43名混编混岗员工的编制问题……
刮骨疗伤、浴火重生。通过三年多的努力拼搏,重重困难和障碍被一一扫除。在广电崛起之路上,阳光正透过云层照射下来,温暖而透亮。
善抓善成,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2017年9月,一场全台全员参与的“我为广电发展献良策”活动拉开了邵阳广电改革发展的序幕。很多“金点子”成了创新创效的“金钥匙”,并迅速转化为助推广电事业发展的“生产力”。
新闻业务培训是广电记者每年的“必修课”
严格考核问责机制,这是广电改革路上放出的“大招”之一。在2018年1月召开全台年度工作会议上,台属各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台党委递交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做到知责担责、加压奋进。此后,每年的“责任状”成了全年工作的“指挥棒”和“问责单”,未完成目标管理任务,相关责任人或免职或调离。2019年初,台党委启动“问责”机制,调整优化了五个二级机构的班子成员。
目标激励、奖惩分明,让全台干部职工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每年的年会和记者节,都要表彰一批优秀工作者。并设立“台长嘉奖令”,对出新出彩的大型新闻行动和叫好又叫座的重大宣传活动,给予特别奖励。《道德模范》颁奖晚会摄制单位、2021年邵阳“两会”报道组等先后获得 “台长嘉奖令”。从机关到频道(公司),从总监(总经理)到员工,从“老新闻”到“刚入职者”,全台上下,个个铆足了劲,同下“一盘棋”、同唱“一个调”。
举办趣味运动会庆祝记者节,广电记者心梦飞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台多措并举、增收节支,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先后投入900多万元对两个电视频道的采编播设备进行“全高清”改造,实现了与湖南卫视制播设备的无缝对接;投入近300万元,完成了两个广播频率直播间的数字化改造及发射设备的迭代升级;投入200多万元完成宝庆西路广电中心办公楼装修,改善办公条件、提升对外形象。
人才兴、事业举。全台坚持以全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不断加大人才的外引内训力度,先后分6批次多渠道引进留用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2人、公开招录学有专长的本科生23人、转台聘10人,团队素质不断增强;组织采编人员分10批次外出跟班学习,邀请12位省内外媒体专家进行6次大型新闻实战集训,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由34名35岁以下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人才储备库和110名台聘人员电子档案、工资档案库,实现聘用员工与在编员工同薪同酬、优劳优得,员工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深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刻“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广电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要当好党的喉舌,作为台领导干部,就是要为广电事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提升职工的职业感和幸福感。”近三年来,邵阳广电坚持党建统领,全面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台领导更是率先示范、践行承诺。职工的各项政策内的保障全部落实,福利待遇明显提升。“有甜头、有奔头、有盼头!”这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心声。
每一滴汗水,都滴落在广电记者的职业荣光里
活力迸射、心梦飞扬,永远是广电人的气质。2020年11月6日,为庆祝第21届中国记者节而举办的首届职工趣味运动会,让员工神采焕发,尽享广电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全台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印有“广电全媒体”字样的蓝色台服的发放,“广电蓝”闪耀每一个新闻现场,更闪耀在每个广电人的心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与豪迈。
乘风破浪、同心致远,邵阳广电人以奋勇争先、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干劲,合力推动着广电事业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