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湘潮 百年颂64丨改造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

笔墨伺候 发表于 2021-4-7 08:59:29| 字数 2,4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3b4b421a599a8ae2e2b30259dd46ec94748b7f71617747966.jpg
967_73f44dd5f42fe0215bfb47e92def81df308f0896.jpg

湖南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湖南“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胜利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湖南建立起来。

b559cccb5f662e7809629a0977e8aea21efd32161617723780.png

(1956年1月28日,《新湖南报》刊发庆祝社会主义改造伟大胜利的图片专版。资料照片)

967_d2324adc93f89f96888b65c157a4f278c7610450.jpg

4月6日,位于长沙坡子街上的百年老字号九芝堂门前,人来人往。闹市区中,九芝堂门脸古朴雅致。这里曾是“公私合营九芝制药厂门市部”。老字号熠熠生辉,见证的正是一段改造私营工商业的光辉历史。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政策是和平赎买。根据中共中央统一部署,湖南逐步开展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彼时湖南的私营工商业不甚发达:个体手工业多、小型企业多、摊贩小商多,资本主义工商业少、大型企业少。分布也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长沙、衡阳两市。


一开始,湖南对私营工商业的初步改造,是通过加工订货、统购包销、代购代销、经销、批购零销等低级国家资本主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同国营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高级形式,是由政府或国营企业以投资入股的方式与私营企业在产权层面上进行结合,即公私合营。根据中央财经委提出的《关于有步骤地将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改造成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中共湖南省委结合实际,规划1954年到1955年公私合营企业48家。


1954年4月,湖南批准复华、民众、长湘、湘津4个轮船公司合并组成公私合营湖南省湘江轮船运输股份有限公司。12月,公司合营的湖南省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55年11月,中央召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会议,确定了在较大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基础上,把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不久后,湖南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全省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10日,湖南省委发出关于当前改造私营工商业工作的指示。4天后,省委再次发出指示,提出加速完成改造任务。


随后湖南各地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掀起了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高潮。公私合营企业从主要行业扩大到一般行业,从大型企业延伸到中小型企业。私营工商业者纷纷写申请书,敲锣打鼓向当地政府申请公私合营。


“劳九芝堂(即后来的九芝堂)是全行业第二个递交申请书,要求公私合营的店铺。”九芝堂劳氏家族后人劳绍杰介绍,上世纪50年代,九芝堂业务迅速发展,但单打独斗的他们,在原料供应等方面遭遇一定的困难。1956年1月,劳九芝堂进入公私合营,并合并多家药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厂,其后又更名为公私合营九芝制药厂门市部。公私合营后,长沙市有关部门帮助其解决了原材料供应困难,九芝堂也有了更长远的发展。

d0b32f5170cb3eb34414ea2cccd2457bb08954551617723803.jpg

(位于长沙坡子街的百年老字号九芝堂。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辜鹏博 摄)


衡阳是全省最早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1955年12月初,衡阳选择棉布、染织等业作为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试点。1956年1月16日,衡阳批准最后一批44个行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同月,湖南私营工商业比较集中的长沙也全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1956年3月中旬,湖南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据统计,全省公私合营的工商业者共计54673人,定股资金2838万元。长沙内燃机总厂、长沙电机厂、建湘瓷厂、衡阳化工总厂、建湘柴油机厂等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发展成为省内著名工业企业,为湖南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1ad6a8f2deca8c96451c6534c28ba24e384b9011617723841.png

(湖南公私合营企业股票、股息证。资料图片)

967_a66ad493b3e02beb564debc1ca9e0b474db63097.jpg

回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历史,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和党的政策同向、和国家命运相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把团结好、引导好民营经济人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树立家国情怀,以产业报国、实业强国为己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凝心聚力。

2cac47d8c26da82f917bf1e88f9439a91b8f27dd1617723858.png

(湘潭市纺织品公私合营零售总店。 资料图片)

735534387cf4bd90b85a907a955bddc895d324321617293182.jpg

公私合营后,“湘江”轮船多载快跑


1954年4月,湖南批准复华、民众、长湘、湘津4个轮船公司合并组成公私合营湖南省湘江轮船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公私合营以前,由于在经营上只顾追逐高额利润,这4家常年在湘江上从事水运的轮船公司设备利用率低,经常不能满足群众运输的要求。此外,在企业内部管理上,4家公司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生产上没有完整统一的计划,财务制度不合理,人员过多,开支浩繁,工具缺乏保养,工资制度不合理等。


随后,4家公司的资方认识到:只有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才是光明大道。于是,他们联名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

新公司成立后,营业状况迅速好转。当年货运量即同比增加 20%以上,客运量增加12%以上。


1954年9月,省内余下的6家轮船公司和两家修船厂全部加入公私合营湘江轮船运输公司。轮船运输也成为湖南最早基本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行业。

合并后,一些原本破破烂烂的轮船改造得焕然一新,成为多载快跑的“健将”。


在改造这些轮船过程中,老海员范德发功不可没。范德发原本在私营长潭轮船公司工作,看到不少私营轮船运输公司的资本家,不重视船只保养,把船搞得破破烂烂,效率低,浪费大,很不安全。


1954年公私合营后,范德发调到公私合营湘江轮船运输公司,担任机务科技术员,并被分配到机械修理厂督修船只。他发现,私营轮船运输公司交来的船,有的蒸汽机汽门不正,蒸汽通过汽门时不顺畅,进入汽缸后力量就不足了。这是导致轮船航行速度慢、煤耗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于是,他设法改造了汽门。经改造后,单节约用煤和延长汽门使用寿命,每年就可为国家节省4万元。同时,船的航行速度也增快了。


此外,范德发还通过从汽缸的排汽门上加一根小管子等办法,回收利用轮船蒸汽机汽缸里排出来的“废汽”,让轮船多载快跑节约用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亚新 照片 辜鹏博 视觉 周子茜 视频 周林熙 杨思)

湖南日报社 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联合出品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