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行走中阅读历史 武冈浪石村楹联文化韵味足

执行力 发表于 2021-4-27 00:59:03| 字数 1,19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091cfa1c88a8d819a7d91e761d44e6f.png
(鸟瞰邵阳武冈浪石村。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摄)

华声在线3月12日讯(记者 赖泳源 通讯员 马力)“放眼相关天下事,入门且喜一家春”“浪静水清行龙卧,石奇风香藏虎踞”……一幅幅典雅对称的楹联,出自邵阳武冈双牌镇浪石村。如今,村里通过浪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3月11日,记者来到浪石村,探访在行走中诵读的美好体验。


据悉,浪石村现存明末清初时期始建建筑88座,总面积逾万余平方米,保存完整的55座。村里分为大院子、上房头、二房头三片区,是一处以聚族而居为特色的湘南传统民居群。该村古民居群已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第二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落。


在浪石村古建筑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对联。这些对联的书法特点各异,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此外,这些楹联书法字体多样,甚至一副联中就有行、草、楷体三种字体。有些书法作品,甚至出自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之手。

ebebd90e86c5bde9243ca827af10fbe1.png
(浪石村古建筑角门的石楹柱上的对联。记者 赖泳源 摄)

据省内外诗词楹联专业人士表示,国内很少有和浪石村一样,在楹联文化、窗花雕刻等方面表现俱佳的古村落。前些年被发现时,曾引起轰动,2012年被中国楹联学会命名为“中国古楹联第一村”。


原来,浪石村四面为山,历来盛产木材和青石。附近的居民,往往就地取材,使用树木、青石作为房屋主要建筑装饰材料。除了楹联,窗花、木门等木材雕刻也精美别致,风格细腻,百看不厌。


浪石村的名字是如何来的?1713年,王氏祖先王政海看中这块风水宝地,举家迁居至此,营建住宅聚族而居。因为穿村而过的石板路蜿蜒起伏、形似波浪,故取名为浪石,亦为“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


由于古民居群年代久远,不少屋体破损严重。2017年,双牌镇对现存的88座古民居进行维修保护。2018年共投资3000多万元进行古民居维修30余栋,修建旅游公路2公里,修建占地1300㎡的旅游配套设施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

cfeec38ca529f80de7c16a5d466c1548.png
(浪石村的窗花艺术。记者 赖泳源 摄)

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行走中,偶遇从邵阳市区过来旅游的王女士。“一路走过来,好像在和历史面对面。”她说,无论是墙体、对联,还是窗花都很有设计感,让人忍不住拍照留念。她认为,在浪石村游玩的最大特点,就是朗读时有一种和古人交流的“穿越感”,令人印象深刻。


近年来,这个昔日并不起眼的小村庄发生了巨变,荣获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古楹联第一村、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乡村旅游重点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诸多称号。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浪石村,在阅读楹联中触碰文化,在行走中阅读历史,感受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浪石村村主任王初喜告诉记者,在《湖南省武冈市浪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中,浪石村将发展民居博览区、刘家坳田园体验区、邵武水库水上休闲区和廖家冲山野休闲区,为浪石村提供更多元化的旅游形态。“到时候,村里会更漂亮,欢迎大家来看浪石村的‘新颜’。”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3

查看全部奖励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