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观最终由环境决定的。
环境和价值观的重要性,也更加意识到,环境改变人,人改变价值观,从而人再影响环境这样一个循环。即使有时悄无声息,可日积月累,定能日新月异。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啊!世间万物,决不与环境作对,人也是如此。在不同的环境生活,性格必然是不同;同样的环境的人,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着不同的性格。
人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社会环境的产物。环境不同,情境迥不同。忆国家之发展历程,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环境曾造就了战火烽飞,风云变幻的年代,曾有过新中国成立的不朽功勋的经典时刻,造就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力强盛的辉煌胜景。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也造就了不同的领袖,如:林肯、马克思、孙中山、列宁、富兰克林?罗斯福、毛泽东、邓小平等。
价值观特点
稳定性和持久性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人或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历史性与选择性
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主观性
指用以区分好与坏的标准,是根据个人内心的尺度进行衡量和评价的,这些标准都可以称为价值观。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任何一种思想在没有被绝对的否认之前,那么这种思想所形成的视角、背景、判断以及它所述说的意义,都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客观价值所在,而这种思想的价值则在于它所被认可的程度和意义,就是人对于这种思想的理解感知,这是人性思维里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评定所在,这也就评定出一种思想是否伟大,而这种思想又是否可以成为价值观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