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

笔墨伺候 发表于 2021-7-8 10:46:49| 字数 1,052|来自:山东济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郭元鹏

     点开“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京东”“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新华视点”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不少手机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7月6日 新华社)
sohucs123.jpg

    生活中常用的App,俨然成了“金融App”,就连平时常用的拍照、办公软件都有借款功能,经常出现鼓励用户开通借款功能的弹窗提示,这是怎么一回事?

    按理说APP在申办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经营范围”,在“经营范围”里从事经营活动就是合法的,而超出了当初审批的“经营范围”则违法。即便这个APP是合法的,也会因超出“经营范围”而变得不合法。那么,上述这些“合法的APP”何以在做不合法的事?答案十分简单,那就是与“借钱软件”联合起来进行营利。如此二者便有了利益的牵绊,正是因为“有利可图”才成就了他们之间的“携手合作”。

    在消费观念已经深刻变化的今天,当人们已经习惯了“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消费模式之后,“借钱软件”的出现就是水到渠成的。而对于“月光族”而言,有了“轻松借钱”的服务,就可以实现“轻松花钱”了。可是,在“轻松花钱”的时候是不是也该想想最后“还钱太难”的情况?事实上,如果群众没能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轻松借钱”就会成为一大陷阱。

     同时,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轻松借钱”的APP,该打谁的“屁股”?固然导致这种乱象出现的责任之一,在于部分消费者的不理智,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是谁在花言巧语“引诱借贷”“诱惑消费”?就像“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这些APP,借钱原本并不属于他们的经营范围,而他们为何想要开拓这个业务?又为何能够推广这个业务?

     没有利益就没有“合作”,“越界APP”到底是利益共享还是坐地分赃?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如果仅仅是利益共享,完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那就问题不大。而假如他们的“强强联合”只是为了“坐地分赃”,那么就需要揪出背后的推手。而调查显示,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用诱导的方式推广借贷成为了“拿手好戏”,让一些风险意识不足的人落入过度借贷的陷阱不能自拔。

     因此,是时候在全社会开展必要的金融知识普及,严查坐地分赃的APP,不能让“轻松借钱”变成“轻松套钱”。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赵虹 发表于 2021-7-8 11:03:40| 字数 112|来自:山东济南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户应擦亮双眼,不当被薅的“羊毛”,不做被割的“韭菜”。对手机APP“诱你贷”,要培养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的习惯,抑制过高的消费欲望,不贪小便宜,对来得容易的手机APP借贷产品,应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不被商家的噱头牵着鼻子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雨街头 发表于 2021-7-8 11:53:44| 字数 15|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套牢了多少人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战友归来 发表于 2021-7-8 16:55:59| 字数 14|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一个字:査查查,办办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贝蒙斯坦 发表于 2021-7-8 20:30:42| 字数 9|来自:山东济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野草百花齐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