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儒释道的最高境界:三句话,九个字

复兴之路 发表于 2021-8-9 21:52:26| 字数 1,112|来自:上海虹口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九个字。

293fcecc0e874241a9084124524f66f8.jpeg

跟儒家学拿得起

       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就是拿得起的完整路径,也是事业成功的完整过程。
413198efe50440dca34054e861e7c0c5.jpeg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
a5eb814ebe8647e7b693d1f28203e99b.jpeg

跟道家学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想得开”。

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汇编:帝旺@光明顶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那囙忆 发表于 2021-8-9 22:15:54| 字数 163|来自:上海虹口区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释道的精髓是什么?

存心悟性,哲中贯一; 明心见性,万法归一; 修身养性,抱元守一。

谦恭有为,德行天下,水响低趟,山默顶天。气定神闲,福自归来。

儒家说君子,道家讲真人,佛家谈菩萨,儒释道这三家虽然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内涵是一样,就是把“德”作为做人的基础。

古人讲“立德、立功、立言”,德是人的根本,中国人历来都提倡做人要积德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