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年最低、买到就是赚到?剁手前小心商家“先涨后降”...

观察者 发表于 2021-11-6 07:21:26| 字数 1,341|来自:山东青岛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及玥):近日,各大电商平台已经陆续开始“双十一”购物节促销活动,不少消费者也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近年来,我国网络消费环境逐步优化,但网购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梳理出多条事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image.png

     “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无论线上线下市场,都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宣传迷雾中,消费者容易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但实际上,据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不少商家会使用“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买赠”,然而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贵。

        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做到心中有数,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关于商家“先涨后降”的销售套路,央视网记者采访连线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周垂坤律师。

      央视网记者:为什么部分商家会“先涨后降”?

    周垂坤律师:“虚构原价”是指商家在促销活动中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并不存在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然而,目前法律规定,“原价”前七日内的最低成交价,时间较短,卖方通常可以用七天之前提高价格的方式来应对促销活动。加之商品价格本身存在一定的弹性,在一定优惠范围内,商家可以随意标注划线价格,以此逃避“虚构原价”的法规约束。

       其次,在自由市场的情形下,价格变化往往不那么容易去预测和控制。依靠人工对虚构价格的认定和处理,总的来说,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法律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央视网记者:商家这种“先涨后降”的套路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周垂坤律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商品价格先涨后降属价格欺诈,受到《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界定,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条款给予处罚。商家“先涨价后降价”既是一种“虚构原价”行为,也是一种“消费欺诈”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可见,商家“先涨后降”虚假促销行为,已然涉嫌构成虚构商品原价、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欺诈行为,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作出“罚款”处理,罚其当责。

       央视网记者:如何避免“先涨后降”,让消费者减少被“坑”?

       周垂坤律师:要想进一步遏制此类行为,还需要监管部门、平台、消费者共同努力。

        首先,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抓好立法与执法两方面。从立法惩处的角度来说,商品价格先涨后降属价格欺诈,受到《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的界定,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条款对涉事商家给予处罚。从执法的角度来看,相关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化的网络监管等手段查处,进一步加强监管,推进相关活动的信息公开,增加便于消费者的举报途径。

        其次,对于平台而言,做到信息公示很重要。当前不少网购平台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如公开前后十四天的最低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内容,显著增加了“先涨后降”的违法成本,从根源上遏制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最后,公众自身也需要注意避免冲动消费,认真查看活动信息中显著标识的内容,并注意保存证据依法维权。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吙山 发表于 2021-11-6 15:55:14| 字数 849|来自:山东青岛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6日发文表示,“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在即,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双十一”网络促销经营活动的工作提示》,旨在规范促销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工作提示》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内容:一是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促销期间,要把好平台准入关,落实审查核验义务,督促平台内经营者亮照、亮证、亮标经营。二是严格规范促销行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三是严格规范广告发布行为。提升广告审核水平,杜绝虚假宣传、低俗广告,有效拦截虚假违法广告。四是严格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不得通过排除、限制竞争及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等开展促销。防止虚假交易、刷单炒信、虚假评价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发生。五是严格防范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严格执行问题商品处置规则,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其经营者及时采取禁限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六是严格禁止销售违法违禁商品。开展信息发布审核和实时巡查,做好违法违禁商品清查,及时下架或删除违法违规产品链接。七是妥善化解网络消费纠纷。完善高效、便捷的投诉受理、处理和反馈机制,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通道,及时受理、高效处理投诉举报,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八是强化政企沟通协作。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平台内经营者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平台自治与政府监管的良性互动,共同引导平台内经营者提高守法经营意识。

同时,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指导,通过线下约谈、线上指导和宣传教育等方式,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测监管,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交易市场秩序。

市场监管部门提示,“双十一”期间,广大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同时提高维权意识,遇到侵权行为应当及时向平台企业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