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坚持再坚持,直到胜利!

观察者 发表于 2022-4-10 17:19:50| 字数 939|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一段时期,受奥密克戎变异株全球大流行影响,国内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部分地区疫情仍在高位运行,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压力陡增。

  在此背景下,由于长期连续战疫导致的身心疲惫,个别地区、群体出现对疫情防控的厌倦、麻木心态和焦虑情绪,加之境外有些国家放开限制,选择“与病毒共存”,舆论场上陆续出现一些干扰我们防疫策略的杂音。譬如,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没必要严防严控;还有人鼓吹学习一些欧美国家,完全开放,彻底“躺平”,等等。

2022041010180379073.jpg
  对此,各方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定力,切不可三心二意,自乱阵脚。目前,坚持“动态清零”依然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选择,要做到策略不变、信心不丢、节奏不乱,以果断措施和雷霆手段尽快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

  根据最新研究,与最初的新冠病毒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虽导致重症率与致死率大幅下降,但其传播率与感染率急速上升。对此,我们不可改弦更张,因为防疫政策不仅要考虑重症率和致死率,考虑到死亡的绝对人数,更要充分评估医疗资源被挤兑和付出的巨大代价。

2022041010182877353.jpg
  面对我国基数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和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与不平衡的现实,我们必须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尽锐出战、全力以赴。

  欲速则不达。一些选择“躺平”的国家和地区目前状况已给我们提供了惨痛教训。甚至此前防控做得不错的某些国家,由于放松管控,导致疫情急剧暴发、不堪收拾。包括感染和病亡人数居高不下、医疗机构超负荷运转、经济复苏被拖累等等。我们切不可让“躺平”思维消解了战斗意志,蚕食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高穿透力以及未来病毒演化的不确定性,当务之急是要加紧推进重点地区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以最快的速度阻断疫情传播,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为长远计,我们还要在药物储备、核酸检测、隔离病房、疫苗接种、分级诊疗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更积极更有针对性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强有力的抗疫体系,以科学有效应对未知的挑战。

2022041010191783568.jpg
  坚持、再坚持,直到胜利!在抗疫的上半场,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防疫成绩和发展成果。下半场,我们要继续坚持既定方针和策略,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夺取新胜利。央视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

查看全部奖励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政通人和 发表于 2022-4-10 17:24:10| 字数 613|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态清零”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原标题:新华时评|“动态清零”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上海本轮战“疫”已经进入“最关键、最吃劲”阶段。从过往疫情防控经验看,只有集中优势兵力,尽快“动态清零”,才能迅速遏制疫情扩散势头,实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是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疫情防控事关亿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容不得丝毫闪失。如果参照一些奉行“共存”策略国家和地区的感染率、死亡人数,以中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一旦“躺平”,将造成人民生命、财产不可承受的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态度要坚决果断,行动要迅速有力,各项保障要充分有效。做到阻断病毒传播的同时,要保障好居民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等需求,确保核心功能正常运转、供应链产业链畅通。


  世纪疫情跌宕反复,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任何防控措施都会付出代价,但同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比,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坚持就是胜利。抗疫实践表明,坚持“动态清零”是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法宝”。实现“动态清零”,中国具备坚实实力和强大能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坚决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压实四方责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记者齐中熙、何欣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海小舟 发表于 2022-4-10 17:32:36| 字数 1,152|来自:湖北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RNA病毒专家这样说

原标题: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RNA病毒专家这样说

  浦东、浦西相继实行封控管理已有一段时间,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何时能做到社会面清零实现“解封”仍未可知。为什么我们要努力实现动态清零?作为一名长期从事RNA病毒及神经疾病研究的医学专家,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教授给出了三点理由。

  “第一,中国14亿多人口虽然大部分人都接种了疫苗,但还有6000万到8000万的老人没有接种疫苗。”郑加麟教授例举了自家情况,“像我在外地的父亲80岁,他接种了第一针,我的母亲并没有接种。我的岳父岳母都是90岁,他们也还没有打第一针疫苗。当然,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不高,其中有多种原因。”

  在上海,大部分接种疫苗者集中在相对年轻群体,很多疫苗的研究数据也来自于年轻群体。从上海这轮疫情来看,目前的感染者大多是轻症或者无症状。“没有接种疫苗的老人被感染后会怎么样,我们没办法完全排除重症的可能性。反过来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尽快提高老年群体疫苗接种率。”郑加麟教授表示,“这是我个人认为,从科学上来讲,目前我们还需要坚持动态清零的主要原因。”

  上海是一座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以虹口区为例,60岁以上的上海户籍人口占到40%左右。“我们没有办法让老人,尤其是那些没有打过第两针、第三针的老人去冒这样的风险。”在郑加麟教授看来,这是他认同上海坚持动态清零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奥密克戎究竟会对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带来怎样的长期影响,还需要去研究。2020年,《JAMA Neurology》杂志曾发表过一篇研究文章。华中科技大学胡波等团队对214位武汉感染新冠患者进行研究,其中有88位(41.1%)为重度患者,有126位(58.9%)为非重度患者。研究发现,严重的新冠患者通常具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和骨骼肌症状。研究指出,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除了呼吸系统症状外,医生还应密切注意神经系统表现。郑加麟教授说,“200多位病人里,有40%左右的病人感染新冠以后有神经精神系统的症状,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这么多老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或没有接种第二、第三针的上海,现阶段我们更应该坚持动态清零。”郑加麟教授说,“当然,清零的代价是很大的。随着疫情的发展,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快探索更优化的防控措施和替**法。”

  郑加麟教授坦言:“这件事在科学界、医疗界,在各个阶层都有不同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我的不成熟观点也是仅供大家探讨。大家可以多想一想,站在长三角、整个中国社会的角度和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角度,可能会考虑得更多一点。”郑加麟教授表示,“去想一想自己家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能会更理解现阶段上海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东方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