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双减”一年后的暑假,教培班“退烧”了吗?

山水田园 发表于 2022-8-9 23:19:13| 字数 1,560|来自:安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这也是“双减”落地后的第二个暑假。从繁重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脱出来后,过去家长操心的假期安排,孩子们现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培训班打着暑期托管名义继续经营,而该现象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图片.png
资料图:泱波 摄

孩子自己定暑期计划表

      张秋月和女儿张雨萌生活在江苏某县城,距离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高铁一个多小时,接近优质教育资源。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经济收入稳定,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并不低。

      暑假开始前,几个家长拉着张秋月商量怎么安排。一位朋友打算让孩子提前学五年级的课程内容,她问对方为什么要提前,对方回答,怕跟不上。

      孩子爸爸也打算让女儿在学科上再下点功夫。张秋月却想着,报班只是因为暑假没人带,而不是为了拔优。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尊重孩子的意见。

      张雨萌给自己制定了一张暑期计划表,除了完成假期作业外,每周二、四、六安排了素描和写作课。“我喜欢挑战新鲜事物,没学过的都想去试一试。”她喜欢画画,对素描产生了兴趣。其他的时间,张雨萌给自己安排了阅读和体育锻炼。

      这份计划表让张秋月和丈夫都感到很满意。现在,张雨萌每天会按照计划表执行,和妈妈微信打卡。上午八点多起床,十点看书,下午练习素描,和小伙伴打球,空闲时期还会去图书馆。
图片.png
张雨萌的暑期计划表。受访者供图

告别教培机构?

      2021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今年2月,教育部一组数据显示,“双减”后,原12.4万个线下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9728个,压减率为92%;原263个线上校外培训机构压减到34个,压减率为87%。

       7月,据新华社报道,根据第三方对全国各省份75万名师生及家长的调查,79.42%的学生未参加学科类培训;93%的家长表示学科类培训支出减少,其中76%的家庭培训支出减少一半以上。

       告别教培机构,家长们把更多注意力转向家庭教育。“双减”要求,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张秋月和班上几位获得过“三好学生”荣誉的学生家长建了一个微信交流群,“我们几个小孩,平时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这方面顾虑就不多。”

       张秋月一直希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只让女儿按要求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按照“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心态对待考试。
图片.png
资料图:项菁 摄

披上托管“外衣”的培训班来了


      今年6月,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强调要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为了躲避监管,一些隐形托管班在课程名称上体现素质教育,但课程内容依然围绕学科辅导,让孩子提前学更高年级的课本,并安排课外作业和教辅资料。比如张雨萌上的写作课也叫“小记者班”,宣称培养孩子与人沟通、自我表达的能力。正式上课后,老师会安排当堂写作,授课内容也是围绕应试作文。

      托管班之外,家长们也成了家庭教师。放学后,张秋月身边许多朋友会给孩子布置额外的课外作业。考试前一个月,张雨萌每天作业也写到晚上9点多。“学校给他们准备了两本作业记载本,一本用于供检查,一本给家长看。”她说。

       但这些“擦边球”现象并没有让家长感到排斥。张秋月记得,“双减”政策刚下来的时候,一些机构按照政策把学科培训班变成兴趣班,招生率立刻下降了一半。等到“换汤不换药”后,招生名额又满了,而且主要依靠家长相互介绍。

     “大部分家长就是希望孩子成绩好,以后有更多选择机会,这一点不会变。”张秋月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浏览奖励

1

查看全部奖励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名字好聽 发表于 2022-8-10 20:56:54| 字数 963|来自:安徽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部:关停取缔537个“假注销真运营”培训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决策部署,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教育部部署开展了持续三个月的“回头看”工作,现已顺利完成。各地围绕机构压减、“营转非”、培训收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材料和人员管理、监管信息化、风险防范等七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取得积极成效。

       此次“回头看”累计排查培训机构17.2万个(含已关停的机构复查及非学科类机构涉嫌开展学科类培训排查)、培训材料24.3万份、从业人员40.5万人,其中发现问题机构4614个,占比2.7%。各地依法依规对问题机构予以处置,目前各类问题整改完成率均达100%,确保以整改实效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走深走实。

       在机构压减方面,累计排查发现“假注销、真运营”的机构537个,已全部关停取缔。在“营转非”方面,累计发现以非营利外壳违规开展营利性行为的机构34个,有关地方第一时间约谈机构负责人,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已全部完成整改。在培训收费监管方面,累计排查发现未执行政府指导价的机构206个,超政府指导价收费82万元,已全部完成整改并全额退回超收培训费。在隐形变异治理方面,累计排查发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3598个,“一对一”等个人违规开展培训1572人次,其中涉及中小学在职教师15人,已全部完成整改或处理。在培训材料和人员管理方面,累计排查发现不合规培训材料1162份,已全部停止使用并清理销毁;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教学、教研人员1145人,已全部停用或转为非教学岗。在监管信息化方面,累计发现598个机构未按要求使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登记运营信息,已督促机构完成了信息登记等相关工作。在风险防范方面,通过持续跟踪督导,各地强化风险防控措施,普遍建立了重点核查解决退费难问题、校外培训监管执法、防范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等工作机制。

      通过“回头看”,推动形成了校外培训治理上下联动、一体贯通的工作体系,日常监管更加严密规范。下一步,将认真总结经验,督促指导各地不断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炼形成“县排、市查、省抽”等做法,进一步完善校外培训监管长效机制。紧盯寒暑假等关键节点,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止违法违规培训出现反弹。

来源:教育部网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