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吴晓雄(舞墨者)湖南邵阳人,湖南省知名书法家;从小有书法天赋,曾多次在全国、省、市书法大赛中获奖,他有书法雕刻的创新之作,用书法雕刻艺术“古朴”充满灵气;是书法雕刻艺术界难得的奇才,生活中淡泊名利,慎言谨语,为人真诚,行事低调,他与当今的“艺术热”近功利的艺术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秉承谦和诚朴,学而不厌,诲而不倦,德艺双馨,有口皆碑的心境,以其卓越的艺术实践和良好的道德操守成就艺术人生。
走进邵阳奇石文化市场,迎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细闻辨识之下,能捕捉到氤氲在空气中的淡雅墨香,沿着书香墨气走去,就能寻到这“雕夫根艺”工作室。“雕夫根艺”和其他门店一样面积不大,却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灵秀气韵,与门前那苍翠挺拔的树木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吴晓雄是“雕夫根艺”工作室的主人,邵阳县黄亭市镇油斯村人,曾多次在全国及省市级书法大赛中获奖。他自诩“舞墨者”,又名“雕夫”,他的书法雕刻艺术“古朴”而充满灵气。书画和根雕,以及他将二者融合创新开辟的“木版画”艺术,成为邵阳艺术界一道独特的风景。
书法启蒙 笃行致远
吴晓雄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尽管家中也有墨片,但当时的墨片是个贵重物品,被长辈小心翼翼地保管着。无奈之下,吴晓雄只能拾起炉灶中已经熄灭的柴火,用烧焦的木炭在地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这就是吴晓雄最早接触的书法启蒙。
对于吴晓雄展现出来的书法天赋,学校老师很是满意,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吴晓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接触楷书、行书、隶书等多种字体。没有临摹字帖,他就记下每种字体中一笔一划的特点;没有笔墨纸砚,他就以木炭为笔、大地为纸练习书法。吴晓雄抓住一切可以练字的机会,有时用树枝在地板或泥土上书写,有时干脆用手指在自己手臂或大腿上比划。当时乡镇里面没有专业的书法大家,但见过他写字的人无不拍案叫绝,他的字被公认写得漂亮,可他总把“还不够好”挂在嘴边。
吴晓雄一贯认为“学无止境,笃行致远”,书法不是一朝一夕能写好的,没有坚持下去的决心就不要写书法。5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凭借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和热爱,苦心钻研,自成一体。在今年举办的“2022中华名人书画家第七届全国书画大赛”中,吴晓雄以“静心”作为参赛作品,荣获大赛三等奖。遒劲浑厚、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笔法,使得“静心”二字的力量以流畅、闲适、自然的方式流露出来,受到评委们青睐。
初遇根雕 一见如故
在创办“雕夫根艺”前,吴晓雄打过工、开过矿、搞过养殖、当过货车司机,跑得最多的就是香港。工作很辛苦,也很孤独,时常一个人开车来回上千公里,也根本没有时间练习书法。而他对根雕艺术的喜爱,源自30多岁那年在桂林旅游时,参加过的一次根雕展览。在与根雕初次见面时,他的内心深受震撼,从此便深深地爱上根雕艺术。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吴晓雄介绍说:“根雕讲究‘七分自然三分造型’,根雕原材料的挑选不仅要有渠道,还要懂门道。”绿乔木、黄杨木和紫檀木等材料,鉴别其价值高低、品质优劣难度较大,要经过长久历练才能区分。有时候,吴晓雄碰到自己喜爱的根雕原材料,用工具打开后,竟然发现材料是虫蛀空心的。
货车司机的身份,使得吴晓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只要得知哪里有好作品或有艺术展览,他就会设法跑去学习和参观,遇到行业大师也会主动交流和请教,在常年的练习和积累之下,根雕的技术愈发成熟。
妙手偶得 守正创新
一次闲来无事,望着自己根雕所剩下的边角料,吴晓雄突然灵光一现:现在社会一直在号召环保,这边角料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想到这里,他立马就行动起来,头一回将书法和根雕创造性地进行融合。他将根雕剩余的边角料经过仔细设计、打磨和拼接,形成了木板平面上立体的根雕模型,有端庄大气的教书先生,也有灵气动人的活泼小猴等,再通过书法对根雕模型作进行题词或解说,形成吴晓雄独创的“木版画”。
吴晓雄的木版画,与中国民间传统的木版画不同。传统木版画以木材制版,用油墨和颜料绘图形成母版,再通过纸张进行大量复刻,但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木版画的社会职能逐渐减少。吴晓雄的木版画,跨过历史长河,承接起古人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木版画把书法、木雕艺术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收藏性、观赏性,更成为普通人家装饰房屋的高端艺术品,以独特的魅力流传于世。
无论是书法、根雕或是木版画,都是吴晓雄表达自己生活趣味、思想感情和文化情怀的重要方式,吴晓雄在书法上潜心研究、在根雕上刻苦钻研、在木版画开拓创新,走出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艺术之路。
记者 易鑫 艾哲 来源:邵阳都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