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咱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仁孝”二字,上敬天地鬼神、下跪父母长辈。
眼看清明节即将到来,又到了人们开始上坟扫墓,焚黄挂白的节日,人们借此来纪念逝去的先辈,祈求逝去的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安心快乐并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安。
清明节与中元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传统祭祖节日,又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虽然如今很多人把清明节看作是踏青的日子,但是其背后深深的祭祀文化还是根植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的俗语“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说的正是清明节这天上坟的情景。
我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相传早在殷商时期,祭祀就已经成为了《华夏礼典》中的重要部分,正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
一般来讲,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祭祀观记载于《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国学典籍中。
清明节上坟,就是祭祀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流传至今。
咱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仁孝”的民族,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的智慧财富也正是在这种仁义、孝敬、不忘本的优良传统下一辈辈传承下来的。
生而为人,一定要做到“仁孝”,“仁孝”则厚德,厚德则运旺,所以说清明节以孝举来寄托哀思的同时,自己的运气也会改变!
01.越是仁孝的人,运气越好
俗话说“命由天定,运由己生”。
人的一生既有逆境低谷也有辉煌的时刻,逆境低谷时,人生处处不顺,辉煌好运时万事顺心。
为什么说,越是仁孝的人,运气越好呢?
因为仁孝让人善良。
人存好心,善良为本,仁孝让人拥有慈善的胸怀,厚德宽人,让自己更容易得到贵人抬举。正所谓好人多好报,得道多助,路自宽行。
因为仁孝的人有好情绪。
性格决定未来,情绪决定运气。
出门看天色,入门看脸色。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你那一副难看的嘴脸,任何人都不想见,但是微笑总会给你带来好运的。
因为仁孝的人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类社会是个群居社会,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无论从求学、求职、求上进、图通达,还是从家事、政事、财事、谋圆满,无不需要借助各种关系支持、指导、帮扶。
而人和人相处,都喜欢与品行兼优的人交往,与仁孝的人交朋友。
02.清明祭祖扫墓是转运的最快捷径。
在我们国家的文化里,仁义、孝敬和不忘本的优良品德根植于每一位华夏儿女心中,也正是这个基础才有了我国浓郁的祭祀文化。
每到清明、中元节、寒衣节,在世的人们都会给逝去的先辈们烧纸钱,让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有钱财,不吃苦,能够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些形式,所表达的都是后辈子孙对于祖辈们的感恩之心和孝敬之意。
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灵”,当我们怀着真诚的敬意,去祭拜先辈的时候,活着的人运气也自然会好起来,做事也会更顺。
因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天一定会眷顾那些善良、懂得感恩、仁孝的人。
我们发现,很多人运气不好的时候,就会去庙里烧香求神拜佛,请大师指点指点。
其实这只是辅助性的办法,不能在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命运。
殊不知,求神拜佛不如孝亲祭祖,父母先辈才是我们最大的风水之源。
我们的生命从哪儿而来?父母的生命从哪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风水就在哪里!
根深蒂固,枝叶自然茂盛,家族兴旺。
所以,清明节祭祖扫墓是人们转运的最快捷径
点亮智慧之灯
远离无明愚痴,走向光明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