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地,政府都是公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到公民的生活质量。因此,老百姓有没有权利和资格监督政府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乎到人民的基本权益,关乎到政府的公信力。在此,我们以舆论监督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明确舆论监督的概念。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的权利体现在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批评和建议上,能帮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责,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舆论监督如此重要?
这主要是因为,媒体的舆论监督对于提高施政水平和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公众监督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保持舆论高压也很必要。在许多情况下,媒体是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通过媒体的报道,公众可以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社会的各种问题。这就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评估政府工作的依据,也为他们参与公众监督提供了可能。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政治立场,二是思想方法。只有坚定站在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才可能真实、正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和发表评论,自觉考虑社会效果。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文写道:“写文章、发议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仅要想“怎么看”,更要想“怎么办”;不仅要想“对不对”、“该不该”,更要想“行不行”、“能不能”。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想一想“务实办”的问题,才可能懂得“辩证看”的必要性,才会认真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才会理解中央方针政策的正确性。”
以上的分析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老百姓有没有权利监督政府?答案是肯定的。
人民群众有权利并且有责任监督政府。这一权利不仅源于法律的规定,更源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就是人民主权,即权力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是人民的代表,也是人民的公仆,其所有行为都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
老百姓监督政府的权利,是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此,这一权利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法律、教育、媒体等,推动老百姓监督政府的权利的实现,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对于我们每个公民的福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老百姓有权利也有义务监督政府,这是保障民主制度运行,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正确运用舆论监督的工具,做好政治立场和思想方法的把握,以便更好地发挥老百姓监督政府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繁荣的未来。
来源:杰青智库 民宣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