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明确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人才是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要更加重视人才作用,做好人才工作,激发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动能。
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决心”“引”进人才。唐朝立科举之制、行开放之策,网罗遴选天下英才。看着鱼贯而出的新科进士,唐太宗发出“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的得意之叹,由此为“贞观之治”的百年盛世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国家的强盛,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国家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应该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杜绝“讲学历、讲地位”的错误引才准则,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唯才是举的真挚诚意、广纳英才的博大胸怀,招四方之才,强国家之基。
“以人尽其用,才尽其用”的“真心”“用”好人才。“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价值不仅在于拥有多少,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开发和使用。秦孝公用商鞅,使秦国从一个穷弱的西陲小国成为一个强盛帝国;齐桓公用管仲,促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楚庄王用孙叔敖,让楚国出现“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让各类人才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才能真正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迸发。要为人才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高贤大展其长。要敢于给各种人才压担子、给机会、给平台,让优秀人才在经过历练后能挑大梁、唱主角。
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留”住人才。“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这句名言,深刻阐述了人才激励之道。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去天下贤人,使得周朝延续八百年屹立不倒;唐太宗礼贤下士、虚怀纳谏,使得唐朝人才辈出,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古人尚贤励才之道让人才看到希望、受到鼓舞,使适用之才源流不断、常用不竭。只有真正留住人才,才能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因此,想要“百凤来归”,必须要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在人才激励上多想一些办法,充分发挥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重效应,使人才在创新创造中更有收益、有荣誉、有地位,在“名利双收”中激发出更大动力和活力。
来源:邵阳县委组织部
作者:李攀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