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听过纳税信用等级吗?
一个让各企业闻风丧胆的存在!
一旦被评为D级!它可以让你从领用**、日常监管、纳税评估、出口退税、网上勾选认证**等处处受限!
那么问题来了,纳税信用等级到底为何方神圣?
其实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就和上学时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评分一样,分为A、B、C、D级。
但是在2018年时,《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中,新增设了一个比较另类的等级:M级。所以到目前为止,纳税信用等级一共有五个。
其实新增的M级不但看起来与其他四个等级格格不入,其评定内容也较为特殊,具体如下:
1.A级: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
2.B级:考评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
3.C级:考评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
4.D级:考评分40分以下的或直接判级确定;
5.M级:新企业年度内无收入且70分以上。
按照优劣顺序,从A级到D级依次递减,而M级就“跳出轮回外,不在五行中”了。正常来说,在五个等级中,A级最佳,D级最差。
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可以证明其纳税信用也相对较好,而企业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
But!
企业一旦做出了逃税等违法行为,会直接被评定成D级!且保留两年!这两年将是企业的黑暗期,企业也很有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
企业切勿做这几件事!被评为D级纳税人后果很严重!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0年1月1日起,对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企业纳税人通过作出信用承诺、纠正失信行为等方式开展纳税信用修复,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纳税人增强依法诚信纳税意识,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税收监管机制。
图片来源于中央人民政府网
那么企业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会被评为D级纳税人呢?
1. 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的;
2. 存在逃避缴纳税款、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等行为,经判决构成涉税犯罪的;
3. 存在前项所列行为,未构成犯罪,但偷税(逃避缴纳税款)金额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或者存在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等税收违法行为,已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的;
4. 在规定期限内未按税务机关处理结论缴纳或者足额缴纳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
5. 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或者拒绝、阻挠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稽查执法行为的;
6. 存在违反增值税**管理规定或者违反其他**管理规定的行为,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未缴、少缴或者骗取税款的;
7. 提供虚假申报材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
8.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被停止出口退(免)税资格未到期的;
9. 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10. 由D级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
11. 存在税务机关依法认定的其他严重失信情形的。
注意啦!现在被评为D级纳税人超级麻烦!
1. 公开D级纳税人及其直接责任人员名单,对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
2. 增值税专用**领用按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政策办理,普通**的领用实行交(验)旧供新、严格限量供应;
3. 加强出口退税审核;
4. 加强纳税评估,严格审核其报送的各种资料;
5. 列入重点监控对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发现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不得适用规定处罚幅度内的最低标准;
6. 将纳税信用评价结果通报相关部门,建议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
7. D级评价保留2年,第三年纳税信用不得评价为A级;
8. 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实施的联合惩戒措施,以及结合实际情况依法采取的其他严格管理措施。
企业一旦被评为D级纳税人,在**供应、出口退税等方面都会受到限制,甚至,关联到多户经营的其他企业,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呢?
1. 在税务机关登记为非正常状态的企业,尽快到主管税务机关处理,尽快转为正常企业。
2. 多户经营的企业及时注销名下不再经营的企业,以免影响到其他企业。
3. 按照期限完成纳税申报、代扣代缴、缴纳税款等,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做好纳税申报工作。
4. 及时学习新的税收政策法规,遵守税法,诚信纳税。
收好这张表!能不能把公司从D级拉出来全靠它了!
具体的纳税信用修复范围都有哪些?修复加分分值和修复标准怎么算?收好下面这张表,一目了然!
备注:
1. 30日内纠正,即在失信行为被税务机关列入失信记录后30日内(含30日)纠正失信行为。
2. 30日后本年纠正,即在失信行为被税务机关列入失信记录后超过30日且在当年年底前纠正失信行为。
3. 30日后次年纠正,即在失信行为被税务机关列入失信记录后超过30日且在次年年底前纠正失信行为。
评为D级纳税人有多可怕,这回财会人你知道了吧?税收“黑名单”,你怕了吗?
本文来源:厦门税务、北京税务、北京延庆税务、二哥税税念等,由百家号东奥会计在线整理发布,若引用或转载,请务必在文首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