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仍存“堵点”,舆论表示治理者需具备换位思考的自觉
近年来,优化营商环境的“堵点”“痛点”仍在,值得深思。比如,看似办事路径通畅,却若隐若现存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再如,重复多头执法、动辄调研考察,说是全方位关心,实则频繁打扰;还有一说到送服务、派礼包,惠及的多是大企业、重点企业,对最需要帮助的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关注还很不够……“平常时候隔岸相望,遇上事了一哄而上”,一些政策效用没能最大化,有时候甚至事与愿违。
图片网络图
《北京日报》评论认为,着眼现实痛点,究其根源还在思想认识上,不善换位思考,缺少“用户思维”,政策举措没有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文章强调,要坚持“用户思维”打造懂企业的政府。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开展企业走访,解难题、办实事。其次,要坚持精准有效、分类施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别总想着“一张药方管到底”。再次,要做到一视同仁、落实服务,不因企业性质有异而异、项目大小而有差别等,“看人下菜碟”……多一些“企业群众”视角,这才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