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谋好事谋实事
——记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望城坡村党支部书记胡卫国
“我盼了40多年,做梦都希望修通这条路,现在终于通车了!”12月25日上午,北塔区陈家桥乡望城坡村三组村民罗正绣走在新修的4.5米宽村内循环路上,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
这条被村民称为“被遗忘的道路”,如今旧貌换新颜,解决了附近400多名村民的出行难问题,道路狭窄且泥泞不堪的日子再也一去不复返了。这一切缘于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胡卫国的积极呼吁和争取。当初就是他把该条路的修建作为代表建议提交上去,被纳入陈家桥乡重点项目之一,去年9月花大力气组织开工建设并顺利竣工,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人大代表不只是荣誉,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胡卫国说,交通条件的改善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但要发展产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要主动谋划。2016年初,胡卫国会同乡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利用村民代表、组长会议等形式鼓励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头敢想、敢试、敢干,让群众明白了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如今,村里发展了蓝莓基地、鱼塘和光伏发电等产业,奏响了强村富民的新乐章。
对于村里今后的发展,胡卫国还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想依托城乡元素,打造城市的‘果篮子’‘菜篮子’工程,做好乡村旅游文章,让村民能吃上‘旅游饭’。”
村里经济上去了,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胡卫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极听取民声,顺应民意,大力抓好基层治理工作。对此,胡卫国有自己的一套秘诀。他说,乡村有效治理根本在“法治”、基础在“自治”、引领在“德治”,“三治”融合便能有效推进村级基层治理。近年来,村里相继成立了老年协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禁毒禁赌协会、道德评议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于斯、长于斯的胡卫国,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将这份情怀与人大代表的使命融合在一起,把更好地为群众代言发声、谋利祈福,作为自己崇高的追求。为推进乡村治理,胡卫国通过联系电话、设立意见箱、定期走访等形式,收集群众意见,并且不断深入农村,贴近基层,搞好调查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地掌握村情民意,先后提交了《关于将北塔区农村饮用供水纳入城市供水系统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快北塔区陈家桥乡集镇建设的建议》《关于北塔区当前农村建房的现状、对策与建议》等多份建议,均得到了相关单位的答复和重视。
“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我将始终牢记使命,当好群众服务员,为群众谋好事,谋实事,带领群众完成乡村振兴接力赛,跑出农村发展加速度,不断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胡卫国说,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将重点关注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这个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呼吁和建言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
邵阳人大网 刘小幸 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