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做事、格局、为人的法则

 火..
福之东海 发表于 2022-11-14 02:05:01| 字数 204|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认知水平,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

认知水平不同的人,眼界和格局不同,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差距很大。

有一种人,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要与你辩驳一番;

你跟他说东,他偏要讲西;你跟他讲道理,他却偏要谈感情;等你回过头来跟他谈感情,他又对你嗤之以鼻……

无论如何,你们之间的谈话,总让人感觉并非交流,反倒像是一场战争。

对方真正关心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到底谁占了上风。

而究其根本就在于,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爱较劲。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雪山来客 发表于 2022-11-14 02:19:24| 字数 68|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千世界,你所遇见的人和事,皆是你内心所想。你身上的磁场,就决定了你会遇见谁。

善良的人,遇见的都是好人;**的人,看到的都是不好的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奉献人生 发表于 2022-11-14 09:31:44| 字数 69|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自省
《论语》中说:吾日三省吾身。可见自省,是古代圣贤都认可地提升自我的方式。
自省其实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同样也是一种勇于面对自己的勇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三课堂 发表于 2022-11-14 09:34:33| 字数 315|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的三重境界:信息、知识和体系

在信息爆炸的高速网联时代,终生学习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

每位终生学习者,都可能经历三重境界或者说扮演三重角色。

信息的收集器:建设高效、高质的信息渠道,及时获取行业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存储和分发。

知识的挖掘机: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分析,提炼出隐藏在背后的知识点,充实个人的知识库。

体系的粘合剂:当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已经成“树”,通过知识挖掘获取的知识点,合适的部分,会自然而然地挂接在“树”的合适位置,让体系之树“根”更深,“叶”更茂。

如果体系之树上结出了“思想”的果实,让更多人认可、获益和持续传播,那学习者的境界就上升到了思想家。不过,这种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很多时候可望而不可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财神罩着我 发表于 2022-11-23 07:53:15| 字数 25|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尊重你的人同行,跟积极的人共事,与情绪好的人相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田华 发表于 2022-11-23 09:11:52| 字数 968|来自: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衣着整洁,干净得体

从外表到内在,是人与人之间从相识到相知的必经过程。一个人的仪表,体现着他对自我的要求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干净整洁,衣着得体,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也是给岁月最好的修饰。整洁的衣着就像一张赏心悦目的名片,能带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增强他人对你的信任感。

及时回复,事事有回应

与人交往,及时回复,是待人真诚的重要表现。

及时回应,正是说明考虑到了对方的感受,做了换位思考。即便是想拒绝别人,也应该说清楚、道明白,而不是故意装作没看到。一个人回复信息的态度,就是他为人处世的温度。

宽容豁达,不斤斤计较

胸中有气度,把眼界放宽,懂得谦让和包容,这是与人交往的智慧。

一个人有了宽广的胸怀,在生活中便多了理解,多了温和,多了宠辱不惊的气度。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常思宽容,少些计较,无形中获得的幸福感会更多。

保持分寸,不窥人隐私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无法对别人言说的无奈与秘密。无论多么亲密的关系,都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能够体谅他人难处、不伤害他人脸面的人,骨子里就自带一份善良,值得我们交往。

善于倾听,换位思考

好的沟通不只有单向倾诉,他人同样是对话的主角。想要和别人沟通,就要懂得并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倾诉和表达是人的天性,适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一种担当;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诉说的事情,懂得听对方说,是沟通的诀窍,也是生活的智慧。

尊重差异,和而不同

靠谱的人都懂得尊重差异、求同存异。不用自己的尺子去度量别人的人生,也不把别人的生活放在自己的天秤上去称。

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标准,如果不能做到理解,至少也应学会尊重。

言行一致,守信重诺

人生在世,唯有守信用重诺言,说得出做得到,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

如果一个人总是说一套、做一套,表面阿谀奉承,背后落井下石,会给自己带来想不到的损失。做人要诚信为本,要么不轻易承诺,要么说到做到。那些言行一致的人,才能留下美好的声名,赢得更多发展机会。

控制情绪,心态平和

老话说:“发脾气是本能,控制住脾气才是本事。”控制情绪、心态平和,代表了一个人心性稳定、严谨自律,能给人带来安心和舒适。

遇到快乐懂得分享,可以让快乐加倍;心生愤怒果断控制,否则只会让事情更糟。一个人,控制得了自己的情绪、安放得了自己的心情,人生才有赢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行者胜 发表于 2022-11-25 08:13:00| 字数 686|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个强者思维和弱者思维

强者会倾听、尊重跟自己不同的意见;

弱者会要求所有人必须跟他想的一样,因为这是他安全感的来源。

强者会去探索未知,拥抱改变;

弱者恐惧未知,惧怕改变,并且长期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强者的安全感来自于自己的实力和不可替代性,实力不够就提升实力;

弱者将安全感寄托于他人、外在,某种看似稳定的“体系”,并祈求他人的保护和供养。

强者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不断地去达成;

弱者只会相信别人告诉他的。亲戚长辈说哪个专业火,哪个工作好,就选了什么专业,做了什么工作,轻易地把人生重大事项的选择权交给别人。

强者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他清楚,当你掌握了实力和话语权,你可以改变别人的看法。

弱者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非常在意所谓的世俗价值观。什么到了年龄就该结婚?什么结个婚还要买房送彩礼?去真HX!滚!

强者不论断他人。什么“张家长,李家短,王家媳妇不要脸……”,一概不参与讨论;

弱者喜欢评判、论断他人。论断他人是一种自我厌恶。

强者坦然面对失败,因为他相信:失败是必然的经历,只有不断地不断地经历失败,最终才能导向成功。所以强者不会把一次的失败看的那么重;

弱者惧怕失败,哪怕是稍微在自己舒适圈以外的一次微小的尝试,都会因惧怕失败,找各种借口,而不敢去做。

强者相信自己,遇到问题会改进方法,但不会否定自己,是我的方法不够好,但是我人没有问题,改进方法,解决问题就好。

弱者遇到问题,常常会否定自己。当然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的很多家长,非常喜欢PUA小孩,对小孩从小否定到大,这样小孩长大以后,往往很容易缺乏自信,陷入自我否定。但这他妈也是借口。

弱者爱抱怨,强者解决问题。

以上,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东北帅小伙 发表于 2022-11-25 09:25:29| 字数 25|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厉害的人:看得了脸色、做得了难事、听得了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暖阳一春 发表于 2022-12-7 10:01:25| 字数 1,779|来自:湖南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是有方法论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读《精准努力》刘媛媛老师就提到了一个六步循环的成功法则,只要坚定的执行这六步循环法,这世上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第一步:定位

每到新年你立下的flag“我想赚钱,我想减肥,我想找个女朋友”为什么后来都倒了,通通没有实现,为什么?

因为那顶多只能算是想法,目标就是要有可执行性和衡量标准,要学会定位你的目标。

什么是目标?

“我想考北大”这不是目标,这说好听点,这顶多叫愿望。目标就意味着你如果要考北大,你需要知道你的总分至少要达到多少分;意味着每一门专业课要达到120分;意味着这张卷子当中80%的考点我都要知道;意味着教科书上考试范围内的80%我必须都要清楚。如果我只知道10%的话,那么还要搞定70%。

这就是为什么要清晰定位你的目标,要具体到下一步的行动,要遵循smart原则,清晰的定位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步:策略

为你的目标想一个策略,在这里也要提醒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千万不要把目标当策略。
第二句话是千万不要把计划当行动。

我们很容易把目标当成一种策略,习惯于把策略部分给忽略掉,直接从目标跳到行动,导致很多行动对目标是无效的。

在想好目标以后,行动以前,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想自己定的策略是什么样的。

比如我一年要读100本书,我就知道一周至少要读2本书,三天一本书。如果一本书要读6个小时左右,那么每天需要有2个小时用于阅读,早上一个小时,晚上一个小时,这就是策略。

第三步:执行

关于执行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彻底执行,坚决地去执行自己找到的途径和方法。

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三个维度的要求:


第一,及时开始克服拖延症。
第二,必须保持专注。
第三,这个专注度必须是持久的。

战胜拖延症的策略:


1.在口袋放一张纸片或者索引,写上你的目标。
2.将大项目分解成容易管理的一小块儿。
3.教会自己有意识的去识别懒惰和拖延。
4.坚持通过某种方式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执行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做记录。



做记录方便于以后查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也可以观察自己的执行程度,更可以检查自己的想法是遵循怎样的思路,如何更好的调整。

第四步:反馈

获得反馈是我们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反馈这一步实在是太重要了,你一定不要等不及反馈就放弃,也不要再得到第一次反馈之后就放弃。得到反馈,只是开始,不是结束。

在跑马拉松比赛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设置每一阶段的目标,把大目标分解为每一个阶段的小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及时的反馈。

有一个实习销售,获得销售冠军的致胜法宝就是两个空罐子和一盒曲别针。



每天需要打150个电话,每打一个电话就把一个盒子里的曲别针放到另外一个盒子里,每一通电话都能切实的看到一个反馈。这种反馈是一种小确幸,带给我们力量。

第五步:调整

当你得到反馈之后,需要重新制定方案,调整自己的行动,不断去迭代,去进化。

牛人和庸人最大的区别是,看到反馈之后,有没有能力分析出问题所在,并且保持自己的积极性,反复地调整,循环地执行,一直到真正实现目标为止。

大家也知道了,王兴的创业历程被人总结为“九败一胜”。校内网、饭否网、海内网……一个个项目开风气之先,又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卖掉或关闭。直到创立美团,从“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王兴才终于在互联网江湖占据了一席之地。

极限运动员成功率最大,因为他们总在长期地、不计成本地尝试、调整。爱迪生不是第一个发明电灯概念的人,他就是个发明狂,300多种材料一样一样地试;王兴也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美团模式,他就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创业,“九败一胜”地尝试。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的人,撞大运的概率会更高。

第六步:实现

当你的目标实现之后,需要把更正确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对照一下生活当中的其他场景,让这个方法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还能用到哪儿?经常反思这个问题,学会把成功的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是成功者的必备技能。

成功的经验也是需要记录的,这样你就有了一套自己做事的方法论。


每次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可以一步一步的按照这个六步方法去做,这会让你的人生永远都不迷茫,可以帮你在任何挫折面前都保持镇定。

因为你知道怎么做,所以你不用慌。只要重复以上六个步骤,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做不成的事情。

只要确定好目标以后不停地按策略执行,然后做调整,坚持直至实现就可以了。

定位、策略、执行、反馈、调整,只要坚持几次这个循环,我就不信走不到第六步——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执行力 发表于 2022-12-12 20:26:52| 字数 822|来自:湖南 | 显示全部楼层

识人低处、评人高处、用人长处

1
识人看低处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光环效应”,指的是如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就会继而对他的人格品质倾向于肯定评价,好比将光环套在一个人身上。

但这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要客观了解一个人,就去观察那个人的所做所为,他做事的动机是为了什么、心安于什么。

对陌生人的态度,是否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遇到压力时有没有情绪自控力,与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是不是只以自我为中心。

这些,都是人品的最低处,也是最真实的人格体现。细微处的举止,才能代表一个人的内在秉性。

细节虽小,却恰恰是最难伪装的,因为它是源自骨子里的东西。

一个能在低处守住底线和教养的人,品行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只有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才可以放心交付自己的信任。

2
评人看高处


       把人比做树木,那赞美就是阳光,没有一棵树会拒绝阳光,就像没有人会不喜欢听到赞美。

有的人之所以能够把关系处理得圆融周到,正是因为有对人择优而评的智慧。

多看人高处,去发现一个人身上的闪光之处。挑别人的缺点很容易,难的是发现别人的优点。

君子和而不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知,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既是修养,也是智慧。

想让别人认可自己,自己就先要学会认可别人。

不吝啬对他人的赞美和欣赏,你会发现,让一段关系变好,有时,一句话就够了。

3
用人看长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并摆正它,就可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

所以,明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不会把眼光放在合作者的短板上。而是更关注对方有什么长处,能把什么事做好。

知人善用,方能人尽其才。

正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有所作为,就离不开他人的帮助,需要调动团队中每个人的优势,共同完成每一项任务。

辨人之其短,用人之所长,而后避其短扬其长,才能集众人之智,互利共赢。

想了解对方最真实的样子,看低处;想给人留下好印象,看高处;想让人为你所用,看长处。

识人不评人,用人不疑人,是修养,更是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