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干”“部”

 
妙可言 发表于 2022-8-15 11:23:28| 字数 487|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执行力=态度+能力+结果

一流想法+三流的执行也是惘然;相反,三流想法+一流执行,也会拿到不错的结果。

执行力=态度+能力+结果

态度

态度第一,某种意义上,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是内心对某项工作认同程度的直观体现。理解、认同是态度的关键。

态度不端正的典型表现归类为五种情况:

1.领导说对了,我就听;说错了,我就不听

2.对自己有利的可以听,对自己无益的暂且不听

3.只选择听好的,而听不得坏话

4.只服从那些自己喜欢的领导

5.口是心非,嘴上答应,工作上敷衍了事

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会轻易质疑高层的决定,更不会轻易在工作中加入私人恩怨。

理解要执行,不理解剥离情绪也要不打折扣的执行。

能力

能力第二,有态度有能力才是真的好。

很多时候,我们不缺能力;只是缺乏对事情的认同、认可和全力以赴。这股信仰的不同程度,决定我们能力发挥的程度。

态度第一,能力第二。能力项主要包含了计划、分解、执行、检核、改进几个模块。而提升自己能力最务实的方法就是多和身边同事交流,多研究和你类似情形却拿到比你更好结果的团队交流学习。

拿结果是衡量执行力的唯一标准。



结果

衡量执行好坏强弱的标准就是结果,拿不到的结果的执行都是假动作。
“ ©湖南都市网---WWW.SY86.COM”宣言:“为党举旗,为民代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弘扬正能量 凝聚中国力量,影响世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官方Email:13446633@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观察者 发表于 2022-8-24 11:37:21| 字数 80|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坚持立心铸魂、高举思想之旗;

2.坚持融通古今、彰显历史之美;

3.坚持共建共享、增进文化之惠;

4.坚持以文赋能、铸就产业之兴;

5.坚持讲好故事、提升国际之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邵阳之声 发表于 2022-9-2 09:02:50| 字数 64|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干部要做“五种人”

⒈政治上的“明白人”。

⒉经济上的“清白人”。

⒊作风上的“正派人”。

⒋工作上的“带头人”。

⒌基层中的“贴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平静的湖面上 发表于 2022-9-6 08:08:31| 字数 1,199|来自:青海西宁 | 显示全部楼层

“为”“畏”“位”的辩证法

     “为”是指能行动、敢担当、有作为,“畏”是指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位”是指岗位、职位、地位。按照常理,一个人只有有所作为才能获得一定的职位和地位,拥有了一定的职位和地位更有利于有所作为。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为”无“畏”者有之,有“畏”无“为”者有之,有“为”有“位”者有之,有“位”无“为”者有之,无“位”有“为”者也有之。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我们只有读懂“为”“畏”“位”的辩证法,才能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有为不能成为无畏的挡箭牌。强调要“为”,绝不是说可以无畏“乱为”。所有的“为”都应当在底线之上干工作,倘若突破底线,就会偏离轨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经常会看到一些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这些涉案的人员,无一例外都突破了底线。他们不是不知道纪律规矩,而是根本没有敬畏之心,最终沦为阶下囚。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业有所成。领导干部既要有“为”,也要有所“畏”,始终要把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高悬规矩戒尺,打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的思想根基,才能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对各种“糖衣炮弹”时,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有畏不能成为无为的避风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是说当官就是要为老百姓负责、为老百姓办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当下,部分领导干部因“怕出事”而“不干事”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为官不为、明哲保身的消极立场成为了典型的“腐败并发症”。“畏而不为”,是以“畏”之名替“不为”之实找借口,既是作风问题,也是庸政懒政的表现,如果任其蔓延,不仅危害干部队伍、破坏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形象,也势必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要从根本上扭转“为官不为”“畏而不为”的错误认识和不良风气,需多管齐下,既要加强思想引领,提升内部动力;又要完善选拔任用,拓宽晋升渠道;还要加强激励保障,激发干事热情。

      有位不能成为有为的风向标。“为”即立足岗位有所作为,“位”即岗位平台。如何正确处理好“有为”与“有位”的关系,既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又考验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境界修养。“有为”才能“有位”,这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导向。“有位”必须“有为”,岗位平台对应着责任与担当,有权须作为,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有为”不必“有位”,岗位必定是有限的,然而作为是无限延伸的。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也必将是大有作为的时代,我们无论身处何处、从事何种工作,只要有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事做好,也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有畏”与“有为”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有所畏方能有为有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以及奋发有为的姿态,牢记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历史的责任,真正以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新篇章。

作者:李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笔墨伺候 发表于 2022-9-9 10:00:35| 字数 77|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不贪权,不为职务所惑。

2.不贪财,不为金钱所动。

3.不贪色,不为红灯所迷。

4.不贪玩,不为娱乐所误。

5.不贪酒,不为酒绿所醉。

6.不贪吃,不为嘴馋所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良心老头 发表于 2022-9-17 15:16:32| 字数 2,421|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官者当有“七种意识”

来源:人民网

    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常态下,一些人深感为官不易。从严要求恰似紧箍咒,念得一些人“压力山大”,有的甚至打起了退堂鼓。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及时调适好为官心理和从政意识,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讲,应该有这么“七种意识”:

    第一,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时曾讲过:“熊掌和鱼不可兼得,从政就不要想发财。你既要从政,又要发财,就只能去当让人指脊梁骨的贪官、赃官,既名声不好,又胆战心惊,总怕被人捉住,最后落个不好的下场。”这些话把为官和发财的关系揭示得非常到位。大量事实证明,权力一旦与金钱联姻,就会被金钱绑架,走上不归路。任何一个为官者,都不要想着法子“捞钱”“淘金”,从一开始就要横下一条心,彻底打消以权谋私、升官发财的思想,正如当年黄埔军校的一副对联中说的那样:“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不彻底打消发财这个念头,做官迟早要出事。从政者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地做官,经商者规规矩矩、勤勤勉勉地赚钱,两者不能搅和在一起,这才是正道。

    第二,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对青年学生们说:“古今人物之名望的高大,不是在他所做的官大,是在他所做的事业成功。如果一件事业能够成功,便能够享大名。所以我劝诸君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他还对“大事”下了一个定义:“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1977年,邓小平同志复出时也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这次出来工作,不是为做官,是为了做事。”从政就是要有这个样子,就是要为了做事。现在不少人“官本位”意识仍然很强,做事就是为了做官、做更大的官,做人也是一门心思“步步高升”。于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者有之;揽功诿过、表里不一者有之;看领导眼色行事、不看群众脸色办事者有之,等等。做大事不为做大官,是为官者应该有的角色定位,把握住了,也就会做官知足、做事不知足,也就不会因为“升不上去”了而心理失衡、因为所谓“天花板现象”而自暴自弃。

    第三,法大于权、法高于权,而不是以权压法、以权代法。权大还是法大,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些为官者就是搞不清楚。他们的长官意识太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让法听命于“我”、听命于权,总是觉得这“一亩三分地”我说了算,所以常常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为官者应该首先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的习惯,养成一切在法律下行动、一切权力在笼子里行使的习惯,让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定力,干涉和触犯法律的话一句也不能说,干涉和触犯法律的事一件也不能干。法律法规既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敬畏法律也就是敬畏自己的从政生涯。

    第四,要靠组织靠群众,而不是靠单打独斗。组织去哪儿了?群众在哪里?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干部那里变得有些模糊不清,甚至丢到脑后了。不少人信奉“个人奋斗”,自以为是地单打独斗,加上一些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现象,使得一些人或多或少地产生错觉,认为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于是把掌声和鲜花都献给了自己,根本看不到组织的培养,看不到群众的支持,连一句感谢组织和群众的话都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极度膨胀,最后发展到不信群众,也不听组织召唤。做官靠谁?一靠个人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当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做官靠组织、靠群众才靠谱。任何时候都要明白,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群众是我们的靠山。

    第五,要靠实绩靠实干,而不是靠关系靠“朝中有人”。做官除了靠组织靠群众之外,还要靠实干靠实绩,然而很多人信奉“朝中有人好做官”。于是千方百计巴结“权贵”,有的直接拿钱铺路,有的以色贿权,有的变着花样“套近乎”、搞“雅贿”,还有的拐弯抹角走“夫人路线”“身边人路线”,指望着攀高枝、进“圈子”,等等。从一些地方“塌方式”腐败的查处可以看到,那些曾经有背景、有靠山、有来头,而且曾经很“风光”、不可一世的人一个个都栽了跟头,种种“关系学”“厚黑学”“权谋术”都破了产。这再次证明,找靠山,甘当“门客”,甚至搞人身依附、结党营私,迟早有一天靠山会变成火山,会分崩离析。任何投机取巧、投机钻营,或许可以得利于一事或得势于一时,然而终归“人在做,天在看”,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为官还是要老老实实干事,凭本事吃饭;还是要规规矩矩做人,靠本分赢得信任。

    第六,当官就是要做公仆,而不是做老爷。“当官做老爷”的意识深深植根在一些人的脑子里,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喜欢搞封建社会耍“老爷”威风、摆“老爷”派头、享“老爷”福气那一套。多一份特权,少一分政权。我们的政权要稳固,要想“千秋万代”,这些“老爷”就得下马。随着民主步子的加快,老百姓已经越来越“得罪”不起。要想让群众“听话”,我们的干部得“像话”。当官就是要为民办事,不但要走近,更要走进群众中去当“公仆”,多找上群众门,少让群众找上门。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台上。

    第七,做官就是要不舒服不容易,而不是很逍遥很自在。“无官一身轻”,但只要“官帽”在头上,想享清福就不可以也不可能了。习近平同志曾告诫为官者说:“我认为认认真真地当好共产党的官是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听到哪一个称职的领导人说过当官真舒服。”为官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从这个角度看,“为官不易”是一种真实的状态。随着政治生态的不断净化,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规则”被打破,一些见怪不怪的“套路”不能用、不管用了。于是有人说,“当官的好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真正需要一种既能吃苦又能吃亏,既能受累又能受气的胸襟、肚量和心态,更加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做不到这一点,为官随时都会感到憋屈、难受和尴尬。但如果明白了为官只有自己不舒服,人民群众才会真正舒服,那么倒可能是当官的好时候来了。

    这“七种意识”既是“试金石”,又是“火焰山”,经得试、过得去就能平安为官、健康为官、幸福为官,就能成为为党争光、对民有利、于国有用的好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政通人和 发表于 2022-9-22 05:06:16| 字数 60|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带头讲政治、顾大局;

2.带头强理想、践宗旨;

3.带头壮筋骨、强本领;

4.带头务实功、求实效;

5.带头讲规矩、守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邵阳一时间 发表于 2022-9-29 09:25:26| 字数 177|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人用人是风向标,直接影响着政治生态走向  
[拳头][拳头][拳头][太阳][太阳][太阳][爱心][爱心][爱心][强][强][强]
培养选拔任用干部,一定要有正确导向,要注重从基层选拔,从艰苦地区选拔,从经受过重大考验的干部中选拔,真正选出一批合格领导干部。要把有培养潜力的同志放到急难险重的环境中锻炼,让他们去挑担子,去完成艰巨复杂的任务,从而脱颖而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浊世清心 发表于 2022-10-28 13:58:37| 字数 914|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办公室是勾心斗角之地,如果你没有真本事,又总是遇事,千万别去投机取巧,要不然在左右摇摆中错失信任。

2、新人一般都会被老人欺负,经常被安排做各种事,错得自然也多,还有很多闲人在旁边等着挑错,那是很难受的。但不能躲,努力做好工作,别人不愿意做的去做,别人做不好的你能做好,那么你就成熟了。

3、随着工作越来越熟,出错机会越来越少,处理问题能力越来越强,在工作中也逐渐积聚起人脉,就会从一个单纯做“苦活”的人慢慢转向为领导出谋划策的人。

4、成熟需要过程。对大多数新人而言,必须依靠实践才能积累经验,才能走向成熟,这个没多少捷径可走,只有实干+思考+学习,才能培养出全局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

5、人是讲感情的,你的努力领导和同事会看在眼里,形成良好印象,机会成熟时,并不需要你自己要求,在适当机会他们会在上级领导面前流露出对你的认同和欣赏。

6、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怀着平常心做事,职务再高,你也只是一个机关整体运行的螺丝钉。

7、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有时是不小心得罪的,有时是没办法,必须要得罪的。在你成为大领导之前,凭实力说话,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领导迟早是能看到的。

8、不要畏惧工作多,不要拘泥于眼前利益。短期不会显现成绩,但积累下的工作经验和应对能力,最终会让你在机关工作中受益。

9、无欲则刚,有一个良好心态将有助于成全你的人生。这种人生不会波澜壮阔,但它可以让你因此收获到一个平常人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成就感。

10、真正需要设防的不是那些成天挑刺的“刺头”,而是那些八面玲珑翻云覆雨的人,他们和领导交谈时一两句话就把你功劳全部抹杀。

11、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领导会调整,人事会变换,他们会老去,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把自己做好了,笑到最后的会是谁?

12、要懂得发挥团队作用,一个人的能力再强,精力毕竟有限,注重合作,这样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做事,往往事半功倍。

13、当领导误解时,不要尝试在领导的面前辩解,领导已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辩解很容易造成越抹越黑。

14、在与“传声筒”类型人员打交道中,最好少发表观点、少表明态度,因为在不同语境下话通过传声筒一传再传很容易变味,少说多干准没错。

15、只要我们自己在不断进步,时间是最好的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敢评论别回复我 发表于 2022-10-29 13:10:54| 字数 11|来自:青海西宁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作,是干部提拔的利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